[决策功能已经上线]
使用方法:
- 在你的嘟文中提及 @iona (其他实例用户提及 @iona )
- 务必在嘟文中附上“!决策”(位置任意,中英文感叹号 ! ! 和简体繁体通用,如 !决策 !決策)
- 设置嘟文可见范围,本决策程序会以相同的范围进行回复,且排除可能提及的其他用户,保证隐私
- 你不必写下决策的具体内容,但是“决策”之后的文字将默认作为待决策事件,并在回复中发表
- 本决策程序会在15分钟内返回结果,并只会提供“是”或“否”两类答案
示例:
@iona !决策明天要不要吃十顿汉堡王
说明:
- 遇事不决,找决策
- 24小时之内,每位用户至多使用一次决策,多次使用也只能收到一次回复,避免滥用
- 用以决策的嘟文内容不会被储存在除长毛象宇宙外的任何位置
- 嘟文ID(嘟文对应的一串数字)会在本机器人运行的服务器(位于欧洲)上做短期保留
- 决策程序运行时,会根据运行过决策的用户名和嘟文发表的时间戳来判断该用户24小时内是否已经使用过决策,以及动态生成决策的概率值,以达到个性化的效果。但本程序不会保留这些数据,且程序一旦停止,即从内存中清空
@KateBrain 一开始设计的公式的确相当于每次决策都像在抛硬币。后来修改了一下,是或否的概率会根据时间和随机数发生动态变化了。我参考了少数派报告的少数派制度和MAGI超级计算机的体系,有时是一票否决制,有时是少数服从多数。反正是玩的……
@iona 可以做一个跑团机器人了😂
@T0T cmx前站长搞过正经的跑团机器人,很好用,可惜炸了
@iona 「排除可能提及的其他用户」不太理解,可以举个例子吗?
@gadflysu 比如,就算你求决策的时候同时 @ strawberry,我返回的结果里也不会包含 @ strawberry,这样,如果你以私信模式求决策,@ strawberry 能看到你的私信,却看不到到我返回的结果。这样一是为了保留一定隐私,二是避免有用户在一串多个人的讨论中进行决策,导致我也把决策结果回复给那么多人。
@iona @iona 听上去像是一个抛硬币版的分歧终端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