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不是新闻,两者的底层逻辑是不同的,但潜移默化中很多人都把热搜当成了新闻,通过热搜来了解新闻。比起新闻天生的开放性和分散性,热搜从一开始就产生和依附于中心化的平台和技术;同时,热搜一开始就是被资本或权力所共同孕育的产物,而新闻则诞生于权力和资本之前(尽管在你囯,新闻也被塑造被选择,但它仍然有一定真实的缝隙),热搜的滚动更新,是一种更短平快的广告效应,可以更好起到日常宣传意识形态和资本价值的效果,他天然乐于使用偏向性的和混淆性的表达方式,流动的热搜能够更快的起到撬动舆论的作用,危害性也更大。所以,从新闻获得信息,看长篇的文字,而不是从精短的热搜获得信息,是一种更有利于舆论独立的方式——没有热搜我们的世界会更好,不要太把热搜当一回事
俄军现在看起来在顿巴斯攻势猛烈,但有一个严重的问题是步兵和坦克装甲车短缺,理论上它可以攻下来很多地方,但它守不住。所以俄军不能向幻想键盘军事专家吹嘘的那样“穿插”,只能一边密集炮轰一边修工事堑壕向前拱,这样打下来的地盘才能守住,八十天向前推了二十公里。
不用我说任谁都明白这种打法性价比是多么的低。但俄军现在的目标变小了,不再是吞并乌克兰,而是将乌克兰逐出卢顿地区,然后宣布特别军事行动结束,逼迫乌克兰签订城下之盟。这是三月大败之后普京的战略,也就是绥靖主义者想保全的“面子”。这种打法打整个乌克兰打不下来,但是用在卢顿二州的狭小战场上,短期内俄罗斯人死得起、装备损失得起。
所以乌克兰做了很多我无法理解的举动:比如即使外行人也早就看出来正常看北顿早该放弃了,利西昌斯克也该放弃,有生力量撤到巴赫穆特、斯洛夫扬斯克重组工事再扛一扛嘛。但不管死多少人、损失多少设备、形势再危急,乌克兰就是死守这里不退。为什么?因为这里是卢甘斯克最后的乌控据点,乌克兰不会允许普京轻易占领这里,不会给他轻易宣布占领卢甘斯克州的机会,能扛多久就扛多久。顿涅茨克州的防守战也是如此。
还有赫尔松的反击,进展龟速。为什么?因为乌方同样也缺重火力。不是不能推进,是推进之后守不住阵地。不是攻城略地,而是零打碎敲占一些地盘,阻止整个州法理上的公投才是目的。(目前普京把赫尔松公投定在911,显然是为了羞辱美国,这已经是赫尔松公投方案第N次流产了)
目前这样阵地战拖下去,双方都很无望,尤其是平民和士兵。但乌克兰不缺人,缺的是重装备,乌克兰在等的是西方军援。拜登等人首先想的是控制局势,避免升级为核战争。所以海马斯两门四门的给,在试探俄罗斯的反应。实际上租借法案的绝大部分份额还没有用。
未来的最大变量不是战场,而是:一、西方的决心、二、乌克兰的耐心,这是民主与专制之间意志的较量。
我一直觉得,中国是政策辩论的黑洞,很多事情,都是越说越乱。按照秦晖的说法,是因为这里存在一个反向的“尺蠖效应”。也就是说,辩论的双方合理性,都会变成事情越变越糟的动力。
正常来讲,政策辩论推动社会进步,是像尺蠖一样屈伸进步的。左派要福利,右派要自由,但是左派当权时奠定的福利,右派当权时也不方便取消;右派当权时确立的自由,左派当权时同样如此。像这样,随着两派轮流掌权,社会就会一点点向“同时保障个人的自由和福利”的方向前进。而反方向的“尺蠖效应”,则是左派要福利,那政府就借机扩权;左派要自由,那政府就借机免责,最后结果是,政府的权力大到管天管地,却又一点儿责任也不承担。打个更形象的比方,这有点像是狐狸帮两只小熊分饼那个故事——不管哪边的小熊觉得不公平,狐狸都能借机咬一口,两边的小熊吵得越凶,讲出的道理越瓷实,狐狸就吃得越饱,原本属于小熊的饼也就越小。
代入到堕胎权这个问题,正向的“尺蠖效应”应该是这样的:如果你是保守派,觉得堕胎是反人道的行为,那你就应该提供一系列的资源,使得意外怀孕的女性,完全没有生育和抚养的后顾之忧。一是不用自己花钱,二是就算自己不想要这个孩子,也有可靠的途径找到好的领养家庭。以上这些条件越是成熟,选择终止妊娠的女性就会越少,你作为保守派的初衷不也就实现了吗?(教会的筹款能力这么强,得用在正道上啊)相应的,如果你是自由派,觉得堕胎是女性天然的权利,那你就要致力于营造一种社会氛围,使得这些女性面临的道德压力越小越好(因为软性的压力也是压力,给你提供良好的条件的同时,保守派也会在无形中构成一种压力)。所以你看,保守派致力于让女性生下这个孩子的顾虑越少越好,自由派致力于让女性打掉这个孩子的阻碍越少越好,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是无论这个女性是否愿意生下孩子,她都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来做出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保守派和自由派,虽然有冲突和对抗,但大方向上都是在促进女性权益,就像尺蠖不管是屈是伸,都是在向前行进一样。
但是且慢,你有没有发现,女性生育问题上的“正向尺蠖效应”,和政治上的一样,都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选择权。政治上之所以会有“正向尺蠖效应”,是因为选民可以定期让不喜欢的政党下台,所以自由党也得哄着选民,保守党也得哄着选民,二者相互有冲突,但是形成的合力,是有利于选民的。如果没有这个选择权,也就是说,如果民众没办法让不喜欢的人下台,那就一定是“反向尺蠖效应”,台上的人就成了狐狸,底下的小熊斗得越凶,他就越是能从中渔利。
女性生育问题也是一样,刚才所说的那个理想状态,也就是保守派和自由派都是在以不同方式保障女性权益,前提是:怀孕的女性能够自主选择。可是,如果法律上没有这样的权利,情况就会变得非常可怕。因为保守派根本不需要收买你,只需要给你设限制就好了。而且还不只是限制怀孕的女性,给她们提供服务的医生护士乃至出租车司机,都可以一个个抓来问责。说得恶毒点,能打服的话,谁愿意哄你呢?这就是为什么宪法不保障女性对自己妊娠的决定权,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正向的尺蠖效应被打断了。
看过《间谍过家家》
https://neodb.social/movies/11059/
阿尼亚的声优以及动作场面的作画是亮点,但这些也没有把作品提升到“杰作”的高度,只能说是很有特点的良作。三位主人公都是在“扮演”丈夫、母亲、女儿的身份,因此都有倒错的一面,这种倒错我觉得发挥得还不够(尤其是在约尔的戏份中),所以喜剧潜质其实没有完全发挥出来。相对而言阿尼亚的校园戏是我最喜欢看的部分,也是因为校园的倒错程度是最高的(有最刻板的男同学和男老师陪衬)。
看过《萨拉戈萨手稿》
https://neodb.social/movies/976/
盗梦空间版《西游记》,当年这种套娃结构或许看着比较新奇,但现在已经没那么先锋了,用现代观众过的标准去看它反而很难忽略其结构上的不完美。
看过《辉夜大小姐想让我告白:天才们的恋爱头脑战 第三季》
https://neodb.social/movies/60982/
怎么说呢?第八话的演出还真有点向《彼氏彼女》致敬的意思,但雪野和总一郎给我的感觉真地是情窦初开,而辉夜和会长的告白,虽然演出效果拉满但一直让我觉得差那么点意思——倒也不是没有真情,只是想得太清楚了?
實在太超現實了
七一香港全體絕頂昇天
credit: MIke Joe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553511078046085/posts/5553057884758021/
帮美国的盆友转:
湾区集会地点 see you there!!!
东湾 Fremont
DECISION DAY ACTION IN FREMONT: WE WON’T GO BACK
Starts OnWednesday, Jul 13 5:00pm
Fremont City Hall. 3300 Capitol Ave Fremont CA 94538
SF
BANS OFF SAN FRANCISCO WITH PLANNED PARENTHOOD NORTHERN CALIFORNIA
Starts OnFriday, Jun 24 5:00pm
San Francisco City Hall. 1 Dr Carlton B Goodlett Pl San Franscisco CA 94102
南湾
DEFEND ROE V. WADE: FIGHT FOR REPRODUCTIVE RIGHTS!
Starts OnSaturday, Jun 25 10:00am
San Jose City Hall. 200 East Santa Clara Street San Jose CA 95113
具体看这里
https://map.wewontgoback.com/?source=wm
左洛特突出部超迷你包围圈的“战果”目前传出的只有几段可疑的不明时间地点的“战俘”视频,即使是这些视频中的人数也难称众多,很难相信有成百上千的乌军在此被俄军击毙或俘虏。
另外,乌军从左洛特撤离后,利西昌斯克以南没有出现防线崩溃的迹象,乌军退到了新防线,也可以视作撤退是有计划的一个旁证。
我个人倾向于接受乌方的说法,乌军大部分已经从这个三面被围的口子里转移。
反之,对俄国来说,一个五到十公里宽的包围圈都吃不下,也可谓无能之极了。
如果没有围歼乌军有生力量,那么过去两天俄军的进展不过是又占了几个村庄而已。
不过这一带丢了以后北顿及利西昌斯克脆弱的补给线确实受到了极大的威胁,俄军下一次突破可能就会切断乌军几个旅数万人的供给了。所以昨天乌军开始撤离双子城,退往巴赫穆特方向。
也许顿巴斯决战会在斯拉夫杨斯克展开,那里才是乌军在顿巴斯的大本营。总之,顿巴斯还有的玩。
乌军现在防守顽强攻坚乏力,且战且退的堑壕战虽然很难看但对于乌方说确实是最现实的选择,卢顿二州乌军经营了八年,工事林立,虽然这里距离俄本土太近,俄军补给极大便利。如果不在这里堵住俄军,在后面的第聂伯州更不适合与俄作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B9o9-IIQJY
推特上看到的 关于被贩卖到内陆各省当小偷的新疆人的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