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认为没有子宫就没有发言权,但是我特别坚定地认为“不必付出代价的人在面对关于相关代价的议题时最好谨言慎行”。
这点并不局限于堕胎之争:
并不是不当兵就没有发言权,但是不必上战场去送死的人在谈论“要不要打台湾”时最好谨言慎行。
并不是没有田地就没有发言权,但是不需要面对自己的田产被夺走的状况的人在谈论“土地该怎么进行土改”时最好谨言慎行。
并不是没有财产就没有发言权,但是不会被共产的人在讨论“如何处置资本家的财产”时最好谨言慎行。
一群没有子宫的人在谈论如何处理女人的子宫。
一群不需要上战场的人在谈论打台湾时要怎么杀人。
一群没有田地的人在谈论地主的田地要怎么分。
一群没有财产的人在谈论资本家该挂哪条路灯,财产应该怎么共产。
当你不需要付出代价,你当然可以非常硬气地谈论一些大词、开口闭口都是高深的理论、繁杂的推导。
当你需要付出代价,你一般会猛然发现一切问题看起来都不一样了。
爱尔兰是历史悠久的天主教铁杆追随地,出过许多传奇基督徒。对整个基督教的发展都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当年为了天主教,连不列颠王冠都叛离了。
但是爱尔兰女人还是坚定地改掉了反堕胎法,对吧。
“罗伊诉韦德案”被推翻的结局被预言了数年,真正成为现实时还是觉得很恍惚。直接的悲观的后果显而易见,但灰心之余也并非全然找不到生机。
事实上,主张推翻该案的声音从来都不只来自希冀彻底否定堕胎权的保守派一边,还来自如RBG大法官一样的堕胎权支持者——这一派认为,尽管堕胎权的存在本身毫无疑问,但该案的论证思路经不起考验:它根据第五修正案“非法搜查条款”和十四修正案“正当程序条款”,落脚于“隐私权”做二重推论,「这种曲折的长逻辑链条本身就十分脆弱」,让对该案的说理解释显得强行和虚无缥缈。
也是由于这种牵强的属性,该案“会被动摇”成为几乎命定的未来——作为其根基的“隐私权”本身已经成为公认的基本权利,不再需要此案的支撑也能得以维系。该案被自己作为说理根基的权利依据“抛弃”,就不得不面对“从最初就没有找准权利依据”的质疑。
怎样的权利依据才是更具说服力的?越来越多的声音主张,不必再蜷缩于“隐私权”的曲折保护下,而是要旗帜鲜明地承认“女性具有生殖自由”、“女性具有接受平等保护的权利”:「让堕胎权作为平等保护条款的一部分,而不是作为正当程序的一部分。堕胎权应该来自于对于男女平等的追求,对于消除性别歧视的追求,对于根除认为女性就应该成为母亲,并且她们都应该高兴成为母亲和承担母职这样的刻板印象的追求。」
因此,也许对于“堕胎权”的存在本身来说,“罗伊诉韦德案”本来就是一个并不牢固的依靠。只要它的漏洞未被填补,就永远有被攻击的机会,就永远风雨飘摇。如今被推翻的结局,尽管其动力并非来自“希望它变得更好更完满”而是“对它咬牙切齿”的一方,但终归是到达了同样的终点。但也应该看到,这种到达是用如此惨痛的、可能改变一代或几代人命运的方式。
到这里,最乐观的想法,最给人安慰的劝解是:不破不立。看到一条评论写道:「是时候丢掉这个已经破损的拐杖,去勇敢地登上本应属于自己的顶峰。」在这样漫长的痛苦里,或许有更坚固的盾甲,更锋利的武器,更坚定的决心。
北京健康宝的“弹窗”也是一个非常搞笑的东西。弹窗上写的是“温馨提示”,然而既不温馨,也不是提示,更像告知;所有人都不会叫它“温馨提示”,而是叫它“弹窗”。北京人已经熟知弹窗1234,而外地人一头雾水,成为了防疫黑话。
弹窗这个状态的幽默之处在于,你既不是健康人,也不是不健康人,你不是黄码,你没有码,但是又构成了事实上的黄码。有关部门把你点穴了,你不能自由活动,然而要自己寻找解药,把人绑了一个死结,让人自己解开。你是健康的,但你要向上申诉才能证明自己健康,有关部门受不受理申诉,不是你控制得了的事。
UI做得也很搞笑,一大段文字,下面一个“我知道了”按钮,没有别的按钮,也不是“同意”“不同意”,也没有直接的申诉按钮,你只能“知道了”,只能“明白”,除此之外用户没有其他合法选项。一个便民小程序的UI也能反映此地从上到下的爹味,真的是太幽默了。
由于Kindle中国关闭在即,今天发现一个脚本,批量下载Kindle中国的书籍,分享给有需要的大家:
https://gist.github.com/yushiro/108414f000a08c456c546c662de177c5
1、复制上面的脚本
2、然后打开Firefox、Chrome、Edge浏览器的控制台界面,快捷键一般是F12
3、粘贴到控制台中,如果下载的时候频繁失败,可以适当增大青色横线处的数字,单位是毫秒(图中的浏览器是firefox,其他浏览器稍微研究一下,操作方式相同)
下载完毕以后可以将书籍导入到calibre,配合DeDRM移除DRM,就可以导入到任何设备阅读了。
如果遇到问题可以在这贴下留言,由于代码不是我写的,可以在一定空闲时间和能力下解决你的问题,但不保证所有
✅此主页可能含有很多你看不懂的不知所云的碎碎念,慎关